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四大策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2024-08-20 15:37:15    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四大策略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大约100年前,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与细菌之间生死搏斗的历史。随后,科学家又相继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这些药物曾在一段时间内,帮助人类赢得了对抗细菌感染的斗争。

但随着新抗生素越来越少,细菌对现有药物的耐药性却与日俱增,人类应对细菌的“武器库”日渐捉襟见肘。《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2019年,全球约127万人死于耐药细菌感染。英国政府2014年委托的一个专家小组提供的数据则显示,到2050年,细菌感染每年可能导致多达1000万人死亡。

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科学家正想方设法在“抗菌战役”中重获优势。有些人希望利用人工智能(AI)的力量,帮助抗生素更好发挥作用;也有人寄望于遏制细菌耐药性的演变。

挖掘“小而美”抗菌分子

科学家此前往往专注于寻找广谱抗生素,一些作用范围较小的分子因此被遗漏。包括美国东北大学微生物学家金·刘易斯在内的科学家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小而美”的抗菌分子。

在研制对抗莱姆病的抗生素时,刘易斯团队就发现了潮霉素A的新潜能。1953年,礼来公司首次注意到,潮霉素A会干扰细胞内制造蛋白质的核糖体。但大多数微生物无法吸收它,导致其治疗效果很差。然而,导致莱姆病的伯氏疏螺旋体拥有一种独特的表面蛋白,可吸收潮霉素A。美国Flightpath生物科学公司正在利用潮霉素A,开发治疗莱姆病的药物。

此外,刘易斯等人也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抗生素Teixobactin。这种药物能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来杀死某些细菌。目前,该药物正在进行动物毒性测试,有望很快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AI“专家”大显身手

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工程师塞萨尔·德拉富恩特在内的一些科学家,则将抗菌药物筛查工作“托付”给了AI。德拉富恩特利用AI在已灭绝动物中发现了抗菌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师吉姆·柯林斯担心肽分子尺寸较大,进一步利用AI发现了具有抗菌潜力的小分子。

科学家使用抗生素和微生物的真实实验数据来训练AI算法,以预测在数千万种已知化学物质中,哪些分子可能杀死细菌。

在AI加持下,柯林斯团队发现了化合物halicin。试验结果表明,halicin成功治疗了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和艰难梭菌的小鼠。鲍曼不动杆菌可感染肺部、伤口、血液和尿道;艰难梭菌则主要感染肠道。研究人员还利用AI发现了化合物abaucin,其专门对付鲍曼不动杆菌。

组合疗法有效打击

另一种选择是“鸡尾酒疗法”,即多种药物协同“作战”给细菌以有效打击。科学家已经将这一技术用于导致结核病的细菌。两种药物协同“作战”,可阻止细菌对任何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鸡尾酒疗法”里还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细菌“杀手”,但有助抗生素更好发挥作用的分子。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微生物学家罗南·麦卡锡说,这些分子最有希望发挥作用的地方在于干扰细菌的交流或聚集能力。尽管干扰可能不会完全杀死它们,但可让抗生素甚至免疫细胞到达细菌聚集处将其消灭。

麦卡锡等人发现,草莓中发现的一种化合物山奈酚可干扰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并使微生物对原本可能是亚致死剂量的抗生素粘菌素敏感。亚致死剂量指的是尚未出现死亡但能引起行为、生理、生化和组织等方面的某种效应的毒物剂量。

高效诊断减缓耐药性演变

快速准确地诊断感染原因,并鉴定出有效的抗生素,也可减少抗生素用量并减缓细菌或病毒耐药性的演变。

美国博德研究所分子微生物学家罗比·巴塔恰里雅指出,他们其实很少遇到完全无法治疗的生物感染。但当人们病得很重,检测结果又迟迟未出时,医生会开广谱抗生素或尝试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速细菌或病毒的耐药性传播和发展。

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保尔森团队正借助微流体和显微镜方法,研究单个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裂情况,以及它们对治疗的反应。目标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血液样本诊断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今年6月,瑞典科学家开发的一项类似技术获得1000万美元的抗生素耐药性研究大奖。这项技术能在约45分钟内,辨别造成尿路感染的“罪魁祸首”是细菌还是病毒,以及哪种抗生素最有效。

标签:

精彩阅读

税收大数据彰显7月份我国经济稳中有进

运动后半小时内吃东西会变胖……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东北篇丨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东北以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体验经济”凸显中国消费活力

海外侨胞:中国奥运健儿展现从容自信 团结奋进的中国形象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弘扬“两路”精神 争当保障先锋

雅江河畔 花开并蒂“藏湘缘”

包邮全国 农产品快递出疆步伐加快

香港故事|科技时钟:一键穿梭香港“城市景昔”

哈尔滨消协发布防晒衣比较试验报告 涉及蕉下、巴拉巴拉、乔丹等品牌

3天卖出3.2亿元!夏季最该买的服装竟然是羽绒服

洗完头迅速吹干,真的伤发质吗?

蔻驰母公司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 轻奢品牌失宠?

亏钱也要卖?电商行业着手“反内卷”

高端女装卷得起来吗

本想“为美买单”却落入“变美陷阱”?警惕“美容贷”

“Z世代”消费观啥样?注重“情绪价值” 追求品质生活

办理降档遭遇“踢皮球” 话费套餐为啥升级容易降级难

贷款3万元,利息7000?“为美买单”却落入“变美陷阱”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6% 成经济发展一大亮点

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 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

老字号如何在传承与求变中延续“百年红”的辉煌?

体育领域“饭圈”乱象,怎么整、如何治?

六盘山下“石榴红”——宁夏固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笔

两部门预拨1.15亿元 支持5省区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河南:剑指“蝇贪蚁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黄瓜批发价涨超40% 家常菜价格“不家常”?

“仅退款”到底谁赚了?

今起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调整

突破2500美元/盎司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破解收益低难题 如何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

手机换新缓解“存储焦虑”

成都持续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

促进数字技术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量产元年

人社部发布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

中心黑洞是星系形成演化重要“推手”

以“低空+”赋能“三产”迭代升级

二手车出口淘金热背后:“内卷”接踵而至

尾部新势力车企生存启示录

价格战风向突变:BBA酝酿涨价 比亚迪坚持市场定价

从反对周榜开始 汽车行业对“内卷式竞争”说不

齐聚赣鄱之巅,福特烈马总冠名2024南昌马拉松

SUV迎新局:理想L6蝉联季军,问界M9连续4月入榜

高田问题气囊再现,宝马等四品牌召回136.29万辆汽车

极星“起大早赶晚集”,建立销售信心是当务之急

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新能源车报废更新补贴升至2万元

兼顾豪华智能 凯迪拉克Opulent Velocity概念车亮相

2024电影暑期档票总房突破100亿元

消费基础设施REITs持续扩容 不动产运营新阶段

私募“真金白银”传递市场信心

把好入口关 北交所上市审核整体趋严

助推低碳转型 绿色金融“工具箱”不断丰富

A股五大险企前7个月保费同比增3.5%

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 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

外贸新动能加快培育 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

激活消费新潜能 如何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一键入眠 世界领先丨舒福德智能床完成睡眠生态战略布局 引领新睡眠运动

以色列非凡蛋白光受使馆邀请亮相消博会,开创靶向抗衰新篇章

《圆号与钢琴的色彩碰撞》旅英青年HORN PLAYER姬隆港圆号音乐会在郑州上演

老爸评测新西兰“不简单”的溯源,解密A2型蛋白质“不简单”的故事

焦点访谈丨申遗成功十年 古老大运河如何焕发新生机?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把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踏入黄金回购“迷宫”应当留神哪些“坑”

川渝四地打造科学仪器共享“朋友圈”

谷歌新品深入加持人工智能技术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新场景

打造商业航天新引擎

夯实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科学家发明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

新AI算法“望舌诊病”成功率达98%

AI检测AI:“矛”更利还是“盾”更坚

第三届世界元宇宙大会将在武汉举行

国家统计局: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消费新趋势

星空有约|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越胖”,星系“老得越快”

人社部发布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

培养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科普人才

“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启动

快递业“加速度”折射经济活力

智慧农业助农增收

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成势

电动汽车变身“充电宝”

第二次青藏科考重要成果集中发布: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整体趋好

新华鲜报|重要成果集中发布!第二次青藏科考“大开箱”

证监会:上半年合计罚没款金额85亿余元

年内11家信托公司累计被罚逾2600万元

A股五大险企前7个月保费同比增3.5%

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高 已突破2500美元/盎司大关

三部门发文规范IPO中介机构执业行为 夯实“看门人”职责

百亿私募顶流二季度积极调仓 三大方向受追捧

美股巨震“前夜” 多家机构惊险逃顶

百亿资金次第落子 社保长钱活水灌溉实体科创

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震荡期“开门迎客” QDII后市研判现分歧

接单即送!湖南启用“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

我国科学家研究阐明一有潜力的新型RNA编辑工具

我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星系中心黑洞“越胖”,星系“老得越快”

浙江金华:以“智改数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香港将积极布局未来创科产业

专家建议加快加工、饲用高粱选育开发

海信集团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 绿色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低碳转型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新场景

植物性状变化对湿地碳汇功能的调控作用发现

我国科学家发明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

室温下打印金属氧化物薄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