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如何让人工智能实现认知正义

2024-09-14 16:40:53    来源:光明网

来源标题:如何让人工智能实现认知正义

作者:白惠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人工智能系统基于不良的数据来源和有缺陷的算法设计生成错误的“知识”,且没有对所输出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无法承担相应认知责任,导致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科技伦理角度分析,这违背了认知正义的原则。所谓认知正义,是指在知识生成、传播和获取过程中,确保所有个体和群体的声音都能被公平地听取和理解,并且有平等的机会被转化为人类的公共知识。

过去,知识生成主要依赖人类个体的感知、记忆、推理和证词。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超速迭代,尤其是会话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知识生成和传播方式正迎来重大转变。今天的人工智能不仅善于搜集信息和执行任务,更是一项能够生成和传播知识的“认知技术”,被用来处理认知内容(如命题、模型、数据)并执行认知操作(如统计分析、模式识别、预测、推理和模拟)。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机器知识”挑战了过去基于经验和专业判断的人类知识,导致认知“碎片化”,破坏了传统人类知识系统的认知正义。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全面嵌入到所有可能对认知、决策进行技术性替代的场景和社会过程之中。面对人工智能在知识生成中对认知正义的挑战,如何让人工智能更智能?如何让其成为提升认知的帮手,确保科技向善?

笔者认为,需从提升数据质量、改进算法设计、优化人机协同和加强伦理治理等维度着手。

负责任的算法设计是实现认知正义的核心架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强大的认知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来识别信息的模式和趋势,参与人类公共知识的生成。由于算法主要关注在训练数据中频繁出现的信息模式,而不够普遍或统计上不够强大的数据往往会被忽视和排除,从而无法得到算法的充分理解和适当响应。依赖于统计频率的算法设计构成了一种特定的“认知盲从”,进而导致部分群体的声音被系统性边缘化。这种设计上的缺陷不仅限制了算法的认知能力,也加剧了社会中的不平等和认知压迫,破坏认知正义。“盲从”行为背后的根源,是算法的设计和训练过程缺乏对不同群体文化背景的理解。因此,在我们常谈及的算法透明性和可解释性之外,符合认知正义要求的算法设计还应兼顾涉及不同社群的认知多样性。

有质量的数据供给是实现认知正义的基础设施。造成人工智能破坏认知正义的另一个重要诱因是数据质量。大数据是智能技术的认知基础和决策基础,可以更清晰直观地呈现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征和趋势,但与传统人类公共知识不同,数据不为人们普遍共享。具体来说,哪些数据可以被收集起来并用于分析,这些数据又将如何被分类提取,它们最终服务于谁,这些问题都变得模糊不清,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算法的训练数据往往来源于互联网的大型数据库和社区,而这些数据很可能包含偏见和歧视。人工智能的知识生成,需确保数据的来源可靠、内容多样,对数据进行去偏处理,还需对数据保持持续监测和更新,以应对社会文化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有质量的数据供给,才能使人工智能系统在多元文化和复杂社会结构中提供更精准的知识和决策支持。

大范围的人机协作是实现认知正义的有效手段。从脑机接口中的信号转译,到智能医疗决策、AIforScience等人机联合行动,不同层面的人机协作都涉及人类知识与机器知识的传递、解释、融合等认知过程。鉴于人机各自典型的认知特征,大范围、合理化的“人机认知劳动分工”将有效避免更多的人机认知偏差。比如,在科学研究中可以如此分工:人类设定目标、提出假设和解释结果,并负责提供创造性思维、临场决策、伦理判断以及对非结构化问题的直觉理解;而人工智能处理大量结构化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预测分析,提供未被注意的模式和关联。在这种协作中,人工智能更多地成为启发新想法的“伙伴”,而非生成错误知识的“机器”。

高水平的伦理治理是实现认知正义的制度支撑。认知正义要求多元的知识生成、平等的知识获取、无偏的知识传播和负责的知识使用,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于企业而言,应在算法设计中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视角,对算法进行持续风险监测和价值评估;还应探索人工智能伦理众包模式,鼓励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和用户参与到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研判中,及时化解伦理风险。于政府而言,应积极鼓励私人数据向公共数据转化,加快公共数据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扩展数据多样性、强化数据可靠性;还应寻求应对人工智能潜在伦理风险的社会解决方案,建立涵盖前瞻性预见、实时性评估和系统性调整的敏捷治理机制。

标签:

精彩阅读

外媒:微软任命前通用电气CFO为运营总监,加速AI布局

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全球车企第一

OpenAI又一高管离职!深扒98名前员工去向,探秘万亿估值AI巨无霸乱局

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项目入选《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集》

人形机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科技赋能,带来全新文旅体验

我国北斗产业已进入规模应用新阶段

今年中秋,先看“月掩土星”再赏“超级月亮”

“从鱼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证据

为何重复使用火箭试验都选择10公里这个高度?

2024年服贸会聚焦新质生产力

麦积山石窟:科技让千年瑰宝绽放新光彩

人形机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我科研团队发布国际首套车云场一体化自动驾驶测试系统

我国首个脑血管病大模型问世

新研究提升人工智能决策算法适用性

珠海率先建成海上智能装备测试场5G专网

行业大模型:打通AI场景应用“最后一公里”

住“小高层” 用“精细粮” 农作物过上数智生活

厦门海岛型机场建设刷新“进度条”

长三角最深过江地铁隧道盾构掘进

耐心资本有望壮大 知名私募看好A股长线布局良机

外资机构连发股票基金 加速进驻中国资产

REITs货架日趋多元 年内新发份额创历史新高

A股配置价值凸显 买方力量集结意在领衔重构“漂亮曲线”

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迎全面修订

上交所召开中证A500ETF产品座谈会 各方合力构建完善指数化投资生态

券商“添翼”ETF生态圈建设

“债牛”行情下 债基受资金青睐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SH)涨1.4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2.58%

国潮文创礼品年度大检阅,第32届深圳礼品家居展展示文化自信

肠胃工厂探秘:为何A1和A2型β-酪蛋白消化大不同?

山海坐席悠然天地 问界M9大五座上市国产新能源首发钓鱼凳

迈入双车时代,极越07上市限时19.99万元起

懿探究竟:难保“销量霸主”,上汽遭遇盈利难题

跃跃御市:极狐破万 岚图上新,国企“六小龙”加速突围

无人驾驶汽车如何系好网络“安全带”?专家解读

大众汽车6家德国工厂或从明年6月开始裁员

比亚迪高管及核心人员 斥资逾35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广汽丰田晒出"黑科技":品质科技博物馆北京站开展

宝骏云海上市10.98万元起 全系标配高阶智驾

福特或考虑在印度重启汽车生产工作

苹果须补百亿税款 谷歌垄断案败诉

工信部: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AI赋能 “文化+科技”成产业新赛道

行业大模型落地提速释放新动力

第三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 聚焦发展与挑战

国际科创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打造数据流通“高速路”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促进数实经济深度融合

微信刷掌境外首发落地澳门,创新服务助力湾区消费数字焕新

百度梁志祥:智能体让营销更简单

包头稀土高新区:创新“软实力”变融资“硬通货”

赤峰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不见面”审批

正式上线!辽宁个体工商户有了自己的专属服务平台

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江苏多地探索短剧题材创新,政策赋能产业链布局

直播新风向!浙江成立直播经济标准创新联盟

安徽:“外贸优品”深入拓展国内市场

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新规!福建最新通知

富民花绽放“山之南” 湖北开创产业援藏新模式

湖南怀化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上海规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青春华章|善用社会大课堂,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从活力看潜力|来小站看振兴有“稻”

“复兴号成了我们的‘校车’”

发现最美铁路|草原国门下的车辆“哨兵”

盲盒的诱惑 在直播间被放大

北京援藏专家现场指导助力农户增收

2024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首钢园

相约北京 谱写开放新篇章 ——写在2024年服贸会开幕之际

第九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办

“北京服务” 点亮全球盛会

海关绿色通道保障服贸会

中国服贸 迎创新机遇期

当下企业更需要服贸会这个重要平台

展览精彩 静待观众打卡

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13日开幕

服贸会专设摆渡车方便观展

朝阳服贸消费月12日启动

北京科学嘉年华汇集活动600余项

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发布 国产手机实现高端化突围

超3000家企业将参展第21届东博会 海湾国家首次受邀参展

前8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0.5%

“202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建设质量强国 增进生活品质

第21届东博会将于9月24日至28日举行 参展企业超3000家

让设计“拼图”“走出屏幕”的技术,有多神奇?

高校院所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突破2000亿元

坚守三尺讲台 潜心教书育人——记202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AI科学家”登场 科研自动化时代来了?

向“新”发力 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增长

因路而兴 交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篇章

人民网评:给政务APP“瘦身”,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中秋佳节将至 各地特色美食纷纷“登场”供需两旺

韩国加速系统半导体产业培育

日拟建全球首台“泽级”超级计算机

韩企推进存储半导体技术升级

基因疗法提高视网膜敏感度上百倍

如何确保Alpha世代不被AI“驯化”

用磁铁和肌肉控制机械手指,能解码运动意图的假肢问世

“蛟龙号”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潜

“从鱼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证据

为何重复使用火箭试验都选择10公里这个高度?

“数字供应链”助力上海打造服务型智慧港口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多方面举措蓄势待发 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行业大模型落地提速释放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