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用好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2025-04-02 11:32: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支撑。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动力变革的核心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动力变革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具有渗透性、扩散性、带动性,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唯有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充分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举例说明,人工智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实现智能网联,就是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以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要从吸引聚集高素质人才、优化创新环境、前瞻性布局创新链、瞄准未来前沿技术研发等方面着手,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构建高水平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起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效率变革。效率变革反映投入产出关系与资源配置的优化,其核心是要素配置结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科技创新可以推动要素由低效益领域向高效益领域转移,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例如,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可有效提升企业效率:通过提升经营主体的预测、规划和管理能力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帮助制定更精准的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减少资源错配,从而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流程、供应链数据、员工技能和绩效、能源投入与消耗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图像生成、代码生成、智能建模、决策辅助、知识管理等能力,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而推动效率变革。

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好、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科技创新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及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而实现质量变革。例如,普通钢铁大量过剩,而高端特种钢供不应求,究其原因是科技创新推动了质量变革。从宏观角度来说,质量变革的关键在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不断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例如,以人工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从而实现质量变革。因而,实现质量变革要立足科技创新,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科技创新要面向高质量发展

面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聚焦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力求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智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要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整合要素资源,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在高端化发展方面,加强行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先进制造基础工艺的研发推广,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制造和运营全过程,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在绿色化发展方面,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促使产业价值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

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对前沿技术的依赖度高,是质量效益好、技术领先、支撑带动强、资源消耗低的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而出现的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集约等特点,是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科技创新打破原有产业边界,通过提升全要素效率、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激发新业态新模式等方式,创造新的价值空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而有力促进新兴产业崛起。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按照技术有前景、产品有市场、产业有基础的原则,推动新兴产业成长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科技创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活跃力量,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要提前谋划未来产业,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体系化推进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加快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提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化效率,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重视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强化开放创新,创造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给,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重视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相对于二次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逆向创新等而言,原始创新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可开辟前所未有的产业新方向、实现发展理念的新跨越。从创新性质看,原始创新是“无中生有”的质变、“从0到1”的首创;从创新过程看,原始创新具有前沿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连续、小概率事件;从创新成效看,原始创新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和颠覆性,存在被承认的非共识性和滞后性等特征。原始创新在对科技自身发展产生重大牵引作用的同时,对产业形态和经济结构带来重大变革,在微观层面上将引发企业竞争态势的改变,在宏观层面上则有可能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竞争格局的重新形成。

加强集成创新。集成创新相对于单项创新、分散创新等而言,表现为整合式创新、融合创新、融通创新、系统性创新等。科技竞争比拼的不仅是单项创新和单项技术突破,更是技术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系统竞争。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与重大发明专利都较稀缺的我国及我国企业来说,集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推动重要前沿方向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能力、系统能力和创新生态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科技能力,强化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支撑,提升集成创新水平,为科技支撑发展力、保障生存力提供系统性支撑。要围绕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推动重点前沿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整体性突破,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方向。

强化开放创新。开放创新相对于自主创新、独立创新等而言,表现为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共同创新、开源创新等。我国作为大国参与竞争合作,必须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和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科技创新必须具有全球视野,通过高水平开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借鉴人类科技进步成果,更好整合运用全球创新资源,高效提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

(陈庆修 作者系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

标签:

精彩阅读

3D细胞培养系统助力新药开发

太空生物研究为农业变革提供全新可能

火星上发现长链有机分子

晶体“仓库”实现高剂量长效给药

干细胞疗法恢复脊髓损伤者运动能力

首个国产大豆全生命周期器官发育“时空图谱”绘制

国产家电成“顶流” AI傍身站“C位”

构建“气象+大语言模型+5G+机器人技术”创新典范

国务院国资委: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

三大运营商:拥抱人工智能 加码算力投资

“快鱼吃慢鱼”助力半导体行业创新发展

三大电信运营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近三千亿元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加码AI医疗 蚂蚁集团升级三大产品体系

中消协提示:谨防“免密支付”盗刷漏洞

“人工智能+”助力消费焕新

AI医生看病靠谱吗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2025年实践案例及领先科技奖宣介会

流动嫁衣间:公益婚纱让勤俭成时尚

瑞士手表2月出口额下降8.2%

线上红利消退 品牌女装转战线下

金价波动加剧 投资消费双线遇冷

低调发财!意大利“静奢”品牌业绩逆势增长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

一次性日用品 使用时有讲究

时尚基因融入商圈消费活力涌动京城

一只宠物的“身价”正在重塑消费市场

百丽时尚深化运动休闲赛道,携手Authentic升级Champion大中华区业务

售价38.98万元—44.98万元 腾势N9上市

搭载高阶智驾 二代哈弗枭龙MAX开启预售

限时价10.39万元起 奇瑞艾瑞泽8 PRO上市

零跑汽车早盘涨逾5%,花旗:将目标价由50.1港元调升至74.2港元,上调2026及27年的销量预...

自主品牌车企激战高阶智驾赛道

用示界造富康,名牌“加身”的神龙汽车欲重整旗鼓

比亚迪史上最强财报出炉:营收7771亿、现金储备1549亿

李书福脱稿演讲“带货”AR眼镜

汽车智能化风险正敲响警钟

超20亿元债转股能否“救活”哪吒汽车?

航空业支撑中国逾千万就业

对于中国经济及全球发展,国际经济大咖这么看

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新设外企194家 同比增九成

北京营商环境改革持续迭代升级

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有哪些?

闽宁“纯绿电小镇”背后的“链式反应”

科技助广西来宾端稳“糖罐子”

内蒙古首家AI智能学校开启教学

安徽: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摇篮"

粤颁发首张“粤妆甄品”认证证书

油菜花“有财发”!沙胆彪春日限定上新,花田品鉴浪漫直击!

清明将至 短途旅游线路火爆 这些宝藏地等你打卡

2024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 我国“绿色家底”持续增厚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关注首发经济|国潮等东方美学为何成为青年消费的“流量密码”

福建泰宁:传统与现代交融 古城“活化”绘新景

从“闷声发财”到“名利双收” ——2024-2025吉林雪季系列观察之一

寒潮打断升温 局地降温将超20℃

近230个品牌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以“秀”为媒推动产业链融合创新

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将于28日举办 国内外高校前沿科创成果集体路演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启幕 倾听世界变局中的亚洲呼声

服务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发展、便利人员往来——航空口岸迎来新变化

票制互通、支付兼容 轨道交通换乘更便捷了!

科技“讨海”让海鲜更鲜活

游古镇看《哪吒》 台青浙江嘉兴“寻根”领略文化魅力

天山南北奏响“智慧春耕”协奏曲

百年奢品家电ASKO斩获多项艾普兰奖 领跑高端家电浪潮

“花样”经济新观察|“赏花经济”焕发蓬勃生机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蝴蝶兰盛放 为乡村振兴“增色添香”

静养百天!大熊猫“福宝”25日与公众再度见面

遇见,在赛场之外

秀我中国丨春日限定版的浪漫 余杭最美樱花大道上线

【普惠金融】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举办 “融合创新,共赢未来——2025年结算新动能”专场活动

“双羽天下”新赛季促进成渝双城经济与健康双增长!

“水润清流”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 开启特色农业新征程

叶酸界的“顶流”!斯利安凭什么成为医生推荐首选?

聚焦海外全媒体营销 中企跨境跨境广告通解锁出海广告营销新玩法

七十五载匠心沉淀:艺术家电gorenje携三款新品亮相AWE2025

西安善佑家政:万亿蓝海中的“家政黄埔”

合而不同、AI无止境,2025中国家电创新零售峰会探索市场新篇章

中国汽车乘智能化之风狂飙,传祺向往给出“高阶”答案

电子产品“偷”走睡眠,科学助眠怎么做?

20兆瓦级全国产化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发运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发布:可一套代码覆盖百余款机器人

月壤研究确定月球最古老的撞击遗迹形成于42.5亿年前

“具身智能”版AI与人类最合拍

人形机器人正在长三角找工作 “把价格打下来”是关键

上海首家AI黑科技体验空间来了!

中国量子卫星首次连接南半球

开源模型加速构建智能生态

提升航空产业竞争力

跨半球连亚非!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落地宜昌 助力打造AI宜居城市

因聚而生,众智有为: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圆满举行

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贵在“双向奔赴”

AI精准破局胰腺癌筛查困境

超4200万消费者申请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DeepSeek深度赋能产业发展

跨半球连亚非!中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人形机器人“热”起来,更要“用”起来

产学研融合推动云终端布局 做AI时代算力服务运营商

探营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实践拓至AI赋能新材料研发

20个省份已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技术标准市场机制仍待完善

华为发布首款阔折叠屏手机 终端全面进入原生鸿蒙时代

我国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新突破

印度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隐忧犹存

开源模型加速构建智能生态

数据优势促产城融合

中国移动发布2024年财报 5G网络用户达5.52亿户

京东“闪电新品季”AWE开启 “国补”叠加以旧换新至高立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