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原子级制造驱动未来产业
原子级制造将当代化学从分子到分子的合成,直接转变为从原子到分子的创造
“此前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原子,就是用一个微观的手逐一追逐原子,但原子不听话,无法规模化操控,更无法制造产品。原子级制造的核心是规模化操控原子。我们不追单原子,而是直接控制原子团簇。”
当代离子束加工是靠物理式轰击,不可避免地产生3~5纳米损伤,而利用精准的原子操控,可以在超精密加工过程中实现单原子级低损伤和粗糙度的极限
瞄准建设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的长期目标,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在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预研阶段就已打破机制壁垒,解决人才短缺瓶颈,集中多方优势力量进行科研攻关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在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南京大学原子制造研究院)内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实验室中,一套能够进行原子规模化操控的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弯曲排列,宛如一条游龙。南京大学教授宋凤麒正和团队成员对装置各部分进行测试、组装,迎接即将到来的验收工作,他告诉记者,研制这台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是为将来研发全球第一台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做预研。
原子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原子级制造顾名思义,就是将原子按需垒砌,构筑原子级精准、完美,且具备从物性上远超常规块材的产品,被科技界视为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终极能力之一。
原子级制造是一条全新赛道,国内外同时起步、基础相当,组织得当,有可能成为中国制造发展的一个引领机遇。
“国内原子团簇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积淀,我们也做出了实验室原理样机。2023年,我们开始制造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跑通了一套‘团簇束流+磁电双聚焦质量分离谱仪+Stark型结构分离谱仪’的原子规模化精准操控方案,目前可以演示器件的原子级加工,例如芯片的近零损伤加工与晶圆原子级抛光等,从长远看将冲击科学前沿,直接从最底层用原子造分子、造材料,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宋凤麒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
我国正加速推动以原子级制造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子级制造“揭榜挂帅”任务已启动实施,原子级制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呼之欲出。
“原子级制造面对的挑战中,最关键在基础设施与装备部分,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宋凤麒认为,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将是束流流量最强、质选范围最宽、结构控制最精的团簇束流综合系统,将加工能力从当前的纳米推向原子极限,从利用材料走向从原子批量创制材料。“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的成功建设,跑通了科学原理,获得了三个能力——能造分子、能造材料、能加工器件,这些工作为建设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提供了可行性验证。”
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2025年1月摄) 受访者供图
中国制造实现引领的一个战略选择
每年全球氮肥生产都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科学家发现,大豆能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根瘤菌中的固氮酶负责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供植物使用,如果能模仿固氮技术,氮肥生产将变得高效。科学家虽很早就开始理解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组成,但如何合成具备活性的中心,困难重重。今天,原子级制造技术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理论上能够操控原子搭建出各种结构,包括固氮酶中心,但效率低,而且要让原子‘听话’,挑战很大。”宋凤麒说,传统制造中,制造的精度、范围和效率是互为矛盾的三角,对原子级制造而言,三者的矛盾更加突出,操控原子本身难度非常大,批量操控特定原子合成分子难度更大。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有望突破这一难题,但其中大量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要实现规模化的原子级制造,首先需要极致精巧的操控技术。单个原子直径约为0.1~0.5纳米,1纳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在宏观工件上定位一个原子,相当于在4万公里的地球赤道上找到一块仅1厘米的糖。逐个垒砌原子,相当于反复多次找到这块糖,并且在这个位置上面精确地逐个放糖。
其次要突破科学原理上的挑战。从热力学来看,垒砌100个原子,并不是线性的100个原子累加,而是随着原子数的增加,面临着体系熵非线性急剧上涨。即在第1个原子上垒砌第2个原子,垒砌位置从能量上看只有一个可能,但当垒砌到第100个原子的时候,可能有数百万种相同能量优先级的垒砌方式,获得所期待的加工原子构型产品的可能性逼近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原子制造研究几乎同时起步。但无论科学原理还是关键技术,都极大挑战人类认知和能力范畴,研究进展缓慢。1984年,王广厚院士最早开展了团簇物理的基础研究并研制相关仪器,宋凤麒师从王广厚院士,并于2008年出国留学学习原子操控技术。
“我留学的英国伯明翰大学,2016年时已经实现当时最大规模的成簇原子控制,每秒控制10亿次原子。但这依然是实验室‘魔术’,是气相物理不是固体物理,做不出成规模的材料与器件。”宋凤麒说。
2010年宋凤麒留学回国后继续开展相关工作。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纳米科技”专项,部分项目涉及原子尺度的材料设计与操控。2018年,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了国内首个原子制造研究中心。期间,宋凤麒担任某国家级课题组负责人,带领课题组突破多个技术挑战、数次迭代原子级制造装备,在2019年大幅提高加工效率,实现几分钟内将一张1英寸硅晶圆打上原子簇颗粒,用来制造传感器。该原子级制造装备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在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内,科研人员正在调试高强度团簇束流源(2025年3月19日摄) 受访者供图
“沿途下蛋”迎来物质“创造”曙光
宋凤麒团队在预研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过程中,数个成果已经产出商业应用产品,达到了“沿途下蛋”效果。
“此前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原子,就是用一个微观的手逐一追逐原子,但原子不听话,无法规模化操控,更无法制造产品。原子级制造的核心是规模化操控原子。我们不追单原子,而是直接控制原子团簇。在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让大量的原子凝聚碰撞,并设定一个微环境控制凝聚的尺寸,最终使原子数目、种类和结构得以精准操控。这一方法每秒操控原子可以突破万亿次,形成了真正的原子级制造能力。”宋凤麒介绍。
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高强度团簇束流源、磁电双聚焦质量选择谱仪、Stark型结构分离谱仪。这一整套支撑原子级制造发展的特色核心技术方案均由我国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和攻关完成,并均已通过预研设备证明了方案可行性。
“高强度团簇束流源是原子的产生端,它能够将金属蒸发,产生很高浓度受控原子蒸汽,最终凝结成能被控制、处理的有能量质量的带电团簇,就像冬天哈一口气凝结成水珠,我们是把金属蒸汽凝结成固体。”该项目负责人胡国睿介绍,类比大型粒子加速器对撞电子,对撞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新粒子,高强度团簇束流源也要使原子对撞,让原本被打散的原子再次按人们的需要“粘”在一起,形成3个至数百个原子聚合的团簇。
高强度团簇束流源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束流源,研制过程中,团队攻克了产生高浓度受控原子蒸汽的系列难题,并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了磁铁束流线技术攻关与设备建设,解决了束流凝结操控难题。
在实验室,记者见到了高强度团簇束流源预研装置产出的成果——原子级尺寸的镍粉体。镍是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结构,由大量镍原子通过金属键无限延伸排列形成,因此镍晶体本身是一个巨型结构。而镍原子级粉体只有几百个原子,这一原子级尺寸控制可以大幅降低熔点和材料处理的温度。例如发动机机匣的修复需要达到1200℃,而使用原子级尺寸的镍粉体,可在1000℃以下完成修复。
由于镍原子级粉体只需注意原子数量,凝结几百个原子的镍晶体就能产生特异性,不需要精确地控制原子排列结构,因此只需高强度团簇束流源这一部分设备即可生产镍原子级粉体。
磁电双聚焦质量选择谱仪、Stark型结构分离谱仪具备挑选原子团簇质量、结构的功能,把“粘”在一起的原子分别送入这两个部分,将符合要求的原子团簇留下,不符合要求的剔除。宋凤麒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团队合作,共同攻克了离子漏斗技术、分子筛选技术中的诸多难题,得以精确质量筛选确定原子团簇中原子数量、选择原子团簇中原子排列结构。这就将当代化学从分子到分子的合成,转变为从原子到分子的创造。
此外,在预研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的过程中,宋凤麒团队发现设施产生的原子团簇可以精确载能,由此具备了进行原子级加工能力。当代离子束加工是靠物理式轰击,不可避免地产生3~5纳米损伤,而利用精准的原子操控,可以在超精密加工过程中实现单原子级低损伤和粗糙度的极限。
他们据此研制了一台晶圆加工样机,记者在一块晶圆上看到,经单原子层无损伤加工后的一半晶圆明显比另一半未经原子级处理的晶圆亮度高。“这些成果已经证实了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驱动未来产业的潜力。”宋凤麒说。
有组织科研建设大科学装置
在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的周边,南京市政府预留出了空地,为将来建设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提供场地,届时总占地面积将达到30亩。
聚焦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2023年,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大学共同启动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建设,希望通过成功预研,为将来启动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宋凤麒认为,原子级制造效率提升难,大科学装置是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条件。从当前技术来看,原子操控的数目需要再突破3个量级,效率需要再突破5个量级,才能满足产业需求,而这只有大科学装置能够办到。如果将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比作一辆实验室模拟样车,那么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就是一辆豪华大巴车,载客量、动力、功能都会有极大提升。
原子级制造是物理、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瞄准建设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的长期目标,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在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预研阶段就已打破机制壁垒,解决人才短缺瓶颈,集中多方优势力量进行科研攻关。
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院长姜田介绍,南京大学本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集中力量办大事思路,按需设计体制推进任务,建设有组织科研示范区。“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的规模、人才结构需求不同于常规科研。学校在前沿科学学院下设原子制造研究院,学校提供50个编制名额。前沿科学学院则像是一个孵化器,为原子制造研究院提供资产管理等基础保障。”姜田告诉记者,此外南京市政府也依托宋凤麒团队成立了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同样提供50个编制名额。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南京大学原子制造研究院都由宋凤麒担任所长、院长,由其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
作为有组织科研示范区,南京大学原子制造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打破常规,例如负责建设处理晶圆加工样机的博士研究生卫长正,将来毕业时研究院只需对其装备研发、产业化情况进行考核,不看论文发表情况。不同梯次的人才,构建出从高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全链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成为攻坚原子级制造的生力军。
“未来原子级制造产业需要技术和产业的双重开发,建议加快布局原子级制造大科学装置,并配套建设产业先导示范区,深入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开发,发展相关高端产业,加快打造引领全球的产业技术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宋凤麒说。
标签:
精彩阅读
-
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直击:家电尝...
作为全球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 -
高层论坛2025|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
张晓洁、严赋憬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 -
瞭望 | 原子级制造驱动未来产业
原子级制造将当代化学从分子到分子的合成,直接转变为从原子到分子... -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原地侧空翻;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拥有更加聪明的任务规划... -
“人工智能+”助力消费焕新
智能房间依据主人的指令进入影院模式,自动驾驶车辆载着乘客前往目... -
我国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3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微纳... -
智能公共设施“失能”谁来管
AI跑道、智能骑行、充电座椅……为了给游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
“太空如厕”为何是个科学难题
美国耐力号载人龙飞船日前因厕所中的一个爆破盘破裂,导致飞船与国... -
博鳌热议:捅破手机行业天花板的会是机...
当手机公司开始造机器人,是不是人手一个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
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
来源标题: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发成功记者3月...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举行20余场配套活动
来源标题: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举行20余场配套活动3月25日,记者在... -
新型光电子芯片能效和带宽创纪录
来源标题:新型光电子芯片能效和带宽创纪录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 -
3D细胞培养系统助力新药开发
来源标题:3D细胞培养系统助力新药开发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医... -
太空生物研究为农业变革提供全新可能
来源标题:太空生物研究为农业变革提供全新可能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
火星上发现长链有机分子
来源标题:火星上发现长链有机分子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导的国... -
晶体“仓库”实现高剂量长效给药
来源标题:晶体仓库实现高剂量长效给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 -
干细胞疗法恢复脊髓损伤者运动能力
来源标题:干细胞疗法恢复脊髓损伤者运动能力据日本放送协会网站近... -
首个国产大豆全生命周期器官发育“时空...
来源标题:首个国产大豆全生命周期器官发育时空图谱绘制记者3月24日... -
国产家电成“顶流” AI傍身站“C位”
早起到厨房,灶台上的机械臂已协同智能家电,做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餐;... -
构建“气象+大语言模型+5G+机器人技术”...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 -
国务院国资委: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
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 -
三大运营商:拥抱人工智能 加码算力投资
李乔宇3月25日晚间,中国电信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至此,中国移动、... -
“快鱼吃慢鱼”助力半导体行业创新发展
张 敏 陈 红202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的并购重组持续火热,众多上... -
三大电信运营商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近三...
杨洁截至3月25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披露了... -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原地侧空翻;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拥有更加聪明的任务规划... -
加码AI医疗 蚂蚁集团升级三大产品体系
蚂蚁集团对AI医疗产业布局提速。近日,蚂蚁集团对外公布了其在医疗... -
中消协提示:谨防“免密支付”盗刷漏洞
中国消费者协会25日发布消费提示,近期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因免密... -
“人工智能+”助力消费焕新
智能房间依据主人的指令进入影院模式,自动驾驶车辆载着乘客前往目... -
AI医生看病靠谱吗
□ 尽管AI能为医生分析病例、拓宽诊疗思路提供帮助,但它并不具备... -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2025年实践案例及领...
3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实践案例及领先科技奖宣介... -
流动嫁衣间:公益婚纱让勤俭成时尚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20岁的太仓姑娘和逸君正穿着婚... -
瑞士手表2月出口额下降8.2%
3月21日,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瑞士手表市场在 2025年2... -
线上红利消退 品牌女装转战线下
设计师品牌Nana Jacqueline将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开出北京首店,而... -
金价波动加剧 投资消费双线遇冷
国际金价持续高位震荡。3月23日,伦敦金价格定格在3023 17美元 盎... -
低调发财!意大利“静奢”品牌业绩逆势增长
近日,意大利高端消费品公司Brunello Cucinelli(布内罗·古奇拉利)... -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
25日12时41分,被众多网友誉为全国文创冰箱贴天花板的国家博物馆凤... -
一次性日用品 使用时有讲究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没有经过消毒的一次性内裤、被翻新的卫生巾和... -
时尚基因融入商圈消费活力涌动京城
春日北京,潮流涌动。王府井,书香、饮品香、甜品香交织沉浸;西单大... -
一只宠物的“身价”正在重塑消费市场
宠物版的盒马鲜生来了,家里的‘毛孩子’也能吃上自助餐... -
百丽时尚深化运动休闲赛道,携手Authent...
3月25日,中国时尚鞋服产业头部企业百丽时尚集团(简称百丽时尚)与全... -
售价38.98万元—44.98万元 腾势N9上市
2025年3月21日,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腾势N9在深圳迎来上市,新车推出... -
搭载高阶智驾 二代哈弗枭龙MAX开启预售
3月21日,以每个家庭都需要四驱为主题的第二代Hi4技术大会暨二代哈... -
限时价10.39万元起 奇瑞艾瑞泽8 PRO上市
3月22日,奇瑞汽车艾瑞泽8 PRO迎来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 -
零跑汽车早盘涨逾5%,花旗:将目标价由5...
零跑汽车(09863)早盘一度涨超6%,截至发稿,股价上涨4 54%,现报50... -
自主品牌车企激战高阶智驾赛道
在高阶智驾已成兵家必争之地的大背景下,自主车企正在全力布局这一... -
用示界造富康,名牌“加身”的神龙汽车...
今日,神龙汽车正式发布新能源品牌——示界(HEDMOS)。示界的命名,... -
比亚迪史上最强财报出炉:营收7771亿、...
比亚迪发布史上最强财报:2024年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29%;归母净利... -
李书福脱稿演讲“带货”AR眼镜
今天的演讲,我把发言稿件植入到了眼镜里。3月25日上午,2025上海全... -
汽车智能化风险正敲响警钟
APP解锁故障致用户车外罚站 2024年车企因云端服务中断导致控制失灵... -
超20亿元债转股能否“救活”哪吒汽车?
原标题:旗下公司账户资金不足500元 超20亿元债转股能否救活哪吒汽... -
航空业支撑中国逾千万就业
来源标题:航空业支撑中国逾千万就业又到一年校招季。3月19日,在北... -
对于中国经济及全球发展,国际经济大咖...
来源标题:对于中国经济及全球发展,国际经济大咖这么看3月23日至24... -
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新设外企194家 同比...
来源标题:北京城市副中心去年新设外企194家 同比增九成据北京通州... -
北京营商环境改革持续迭代升级
来源标题:北京营商环境改革持续迭代升级 200余项举措擦亮北京服务... -
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有哪些?
来源标题: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有哪些?目前北京市殡葬惠民政策有哪些... -
闽宁“纯绿电小镇”背后的“链式反应”
新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路径,截至2024年底... -
科技助广西来宾端稳“糖罐子”
在绵绵春雨滋润下,桂中大地的万亩蔗田展现出一幅别样的春耕画卷。... -
内蒙古首家AI智能学校开启教学
3月24日,记者从包头稀土高新区了解到,自治区首家以AI智能命名的学... -
安徽: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加快打造新质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 -
粤颁发首张“粤妆甄品”认证证书
3月25日,广东省优质化妆品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粤妆甄... -
油菜花“有财发”!沙胆彪春日限定上新,...
天气回暖,春意渐浓,油菜花也迎来了盛放期,近日,为了给消费者带 -
清明将至 短途旅游线路火爆 这些宝藏...
来源标题:清明将至 短途旅游线路火爆 这些宝藏地等你打卡目前,... -
2024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 我国“绿色...
来源标题:尺素金声丨去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我国绿色家底持续增... -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来源标题: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各地钢铁企业加快智... -
关注首发经济|国潮等东方美学为何成为...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列为促进消费提质... -
福建泰宁:传统与现代交融 古城“活化...
每到周末,位于福建泰宁古城的拾年私影咖啡店顾客盈门。店老板伍华... -
从“闷声发财”到“名利双收” ——202...
来源标题:经济观察 | 从闷声发财到名利双收 ——2024-2025吉林... -
寒潮打断升温 局地降温将超20℃
来源标题:寒潮打断升温 局地降温将超20℃近期,中东部地区气温不... -
近230个品牌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以“秀...
来源标题:以秀为媒推动产业链融合创新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 -
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将于28日...
来源标题: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将于28日举办作为2025中关...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启幕 倾听世界...
来源标题:倾听世界变局中的亚洲呼声每年三月,春意盎然之时,中国... -
服务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发展、便利人员...
来源标题:服务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发展、便利人员往来——航空口岸... -
票制互通、支付兼容 轨道交通换乘更便捷了!
记者近日从国家铁路局获悉:2025年春运,实现四线贯通的粤港澳大湾... -
科技“讨海”让海鲜更鲜活
来源标题:科技讨海让海鲜更鲜活近年来,海南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
游古镇看《哪吒》 台青浙江嘉兴“寻根...
3月20日至24日,来自台湾的青年参访团一行40余人来到浙江嘉兴,开启... -
天山南北奏响“智慧春耕”协奏曲
来源标题:天山南北奏响智慧春耕协奏曲人勤春来早乡间涌春潮随着气... -
百年奢品家电ASKO斩获多项艾普兰奖 领...
被誉为全球智慧生活领域“奥斯卡”的艾普兰奖,在2025AWE中国家电及 -
“花样”经济新观察|“赏花经济”焕发...
春暖花开,踏青赏花正当时。中国各地依托丰富的花卉资源,打造赏花... -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蝴蝶兰盛放 ...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 -
静养百天!大熊猫“福宝”25日与公众再...
来源标题:静养百天!大熊猫福宝今日与公众再度见面3月25日上午,大... -
遇见,在赛场之外
仲春时节,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刚刚过去的数天里,一系列体育赛... -
秀我中国丨春日限定版的浪漫 余杭最美...
近两天,随着温度不断攀升,杭州余杭文一西路的樱花已悄然绽放。十... -
【普惠金融】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举办 “...
“千企万户大走访,民生惠企在行动”,为深化推进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持... -
“双羽天下”新赛季促进成渝双城经济与...
3月22日-23日,由成都市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少年儿 -
“水润清流”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 开启...
3月22日,“水润清流”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仪式在北京福建大厦举行。 -
叶酸界的“顶流”!斯利安凭什么成为医...
在众多叶酸品牌中,斯利安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可靠性脱颖而出,成为行 -
聚焦海外全媒体营销 中企跨境跨境广告...
在这个全球化加速的时代,每个外贸企业都希望能触及到更广阔的市场 -
七十五载匠心沉淀:艺术家电gorenje携三...
2025年3月20日,艺术家电gorenje以“循迹75载 续写家电艺术”为主 -
西安善佑家政:万亿蓝海中的“家政黄埔”
三月的西安,春意盎然。古城内外,万物的生机正悄悄蔓延。在西安善 -
合而不同、AI无止境,2025中国家电创新...
3月21日,AWE2025正式开展的的第二天,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中 -
中国汽车乘智能化之风狂飙,传祺向往给...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迈入历史性转折点。不仅是智能化、高端化趋势... -
电子产品“偷”走睡眠,科学助眠怎么做?
来源标题:电子产品偷走睡眠,科学助眠怎么做?你的睡眠健康吗?充足... -
20兆瓦级全国产化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发运
来源标题:20兆瓦级全国产化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组发运3月20日,由中国... -
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发布:可一套...
来源标题: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发布:可一套代码覆盖百余款机器人3... -
月壤研究确定月球最古老的撞击遗迹形成...
来源标题:月壤研究确定月球最古老的撞击遗迹形成于42 5亿年前3月2... -
“具身智能”版AI与人类最合拍
来源标题:具身智能版AI与人类最合拍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人形机器人正在长三角找工作 “把价格...
来源标题:人形机器人正在长三角找工作 把价格打下来是关键人形机... -
上海首家AI黑科技体验空间来了!
来源标题:上海首家AI黑科技体验空间来了!能听懂指令跟人对话的智能... -
中国量子卫星首次连接南半球
来源标题:中国量子卫星首次连接南半球记者3月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 -
开源模型加速构建智能生态
来源标题:开源模型加速构建智能生态如果让你说出今年人工智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