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人工智能为美术创作打开新空间

2024-09-14 16:43:21    来源:光明网

来源标题:人工智能为美术创作打开新空间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AI(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出现,AI绘画加速发展。AI绘画是继CG绘画(计算机生成绘画,即在平面设计软件辅助下进行绘画)、DSE绘画(数字特效绘画,即利用一整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特效技术进行绘画)和VR绘画(虚拟现实绘画,即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绘画,艺术家可使用VR设备在模拟的三维空间中作画)之后的第四代数字绘画。与前三代数字绘画相比,AI绘画在创作机制、艺术本体和接受美学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机互动协同创作

AI绘画建构出一种人与AI平台互动协同的新型创作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用户登录AI绘画平台后,只需用文字或语言简单地给出创作要求、风格趣味、主题意蕴,剩下的全部由AI自主完成。对普通人来说,这一创作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便捷性和易学性。相较于前三代数字绘画,AI绘画对用户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技能的要求更低。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前两代数字技术,已在一定程度上扩增了大众的艺术创作权利,开启技术普惠之路,并分别孵化出以几何美学、奇观美学和互动美学为标志的前三代数字绘画,但这三种绘画方式,都需要绘画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技能,绘画主体的范围有限。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数字绘画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从理论上讲,借助AI绘画创作模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可以画中国画,也可以画西方油画;可以画达·芬奇风格的古典油画,也可以画毕加索风格的现代油画;可以画花鸟画,也可以画山水画或人物画……如果对作品不满意,可以随时修改关键词,调整自己的诉求和主题,直到最终看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为止。在AI绘画平台的赋能下,普通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创作出自己想得出的所有绘画类型和绘画作品——从技法上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AI画不出的。

在AI绘画中,用户更像是艺术创作的策划者、命题者、构思者和决策者,而AI平台则是这些艺术构思、艺术策划、艺术想象、艺术决策的具体执行者。这种新型的人机协同创作机制,不仅扩大了创作者的范围,也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

美学风格多样化、大众化

AI绘画作品的美学特征较前三代数字绘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一,AI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更加多样化。我们在主流AI绘画平台上,既能看到大量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也能看到大量主观化色彩强烈的作品,还能看到大量稚拙、天真、自然风格的作品。这与几何美学风格主导的第一代数字绘画、奇观美学风格主导的第二代数字绘画和互动美学风格主导的第三代数字绘画截然不同。

其二,AI绘画作品的主流审美趣味趋向大众化和通俗化。尽管AI绘画作品中也有一些风格独特的作品,但其在整个AI绘画生态系统中并非主流,多数作品的审美风格都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这与绝大多数AI绘画平台的用户都是非专业画家有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掌握专业美术知识,都是基于兴趣爱好而在AI平台上画画。他们创作出的作品体现着大众化的审美。AI绘画不像传统绘画和前三代数字绘画那样更强调专业性,它更加通俗,体现了大多数人的审美,更能表征大众的真实情感,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也更容易产生爆款作品。

其三,AI绘画作品中假冒伪劣和有害作品极少。这一特征与AI独特的算法机制有关。AI算法设置了三道防止生成假冒伪劣和有害作品的防火墙。首先,在培育算法时,使用的艺术作品都要经过精挑细选,此机制将所有有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作品剔除在外,保证供AI学习的艺术作品都有较高的艺术质量;其次,作品输出时,凡是有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作品都会被AI系统自然淘汰,不会从输出端流出;最后,创作端也有防护机制,当AI接到用户发出的有违道德、法律的指令时,会拒绝接受指令。这三道AI自带的创作防护机制,最大限度地阻断了假冒伪劣和有害作品的输出。

接受与创作同源

AI绘画还有一个与传统绘画和前三代数字绘画大相径庭的美学特征——接受与创作同源。

根据上文所阐述的AI绘画创作机制,我们很容易发现,作为AI创作主体的用户主要是作为AI作品的鉴赏者存在,他们除了发出具体明确的创作指令,并不承担具体的创作任务。他们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都用在了对于AI瞬间输出的作品的鉴赏判断上。在实践中,鉴于很难一次输出就能满足用户的审美要求,AI很可能不断从用户那里接到修改指令,连续输出一系列作品,而用户要不断对作品进行鉴赏才能提出修改意见。这一创作即鉴赏的美学特征,与前三代数字绘画和传统绘画存在很大区别。在前三代数字绘画和传统绘画中,艺术家们要想创作出一幅理想的“画中之竹”,必须先通过有目的的生活体验获得“眼中之竹”,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构思,进一步生成带着鲜明主体审美意识的“胸中之竹”,最后在适当的契机下,运用艺术语言、创作技巧和辅助工具(比如计算机),画出“画中之竹”。这意味着,在传统绘画和前三代数字绘画创作中,作品的创作环节与接受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是分离的,这些作品的接受对象主要是受众,而不是画家自己。

AI绘画之所以具有如此独树一帜的美学特征,根本原因是AI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赋予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生成性,这是早期的决策树等传统AI算法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为了与前三代数字绘画所对应的几何美学、奇观美学和互动美学有所区别,我们将AI绘画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定义为计算美学或智能美学。

就目前的AI绘画创作生态来看,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尽管AI生成的绘画作品中假冒伪劣和有害作品很少,但具有较高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作品也不多。这一现象跟目前AI绘画算法模型设计上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

AI绘画训练所使用的大语言模型语料库均由人类设定,AI在训练中接触的信息都经由人工选定并进行了多次符号转换,也就是说,AI算法所学习和模仿的只是人类绘画作品的模式和风格。

人类艺术家创作也离不开学习和模仿,但人类艺术家创作除了学习和模仿同类作品的模式和风格外,还要学习和模仿生活、社会、现实和历史中的经验和逻辑,并遵循这些逻辑从事艺术创作。另外,人类艺术创作的一切灵感和动机都源于自身生命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艺术创作都是为了表达对生活、社会、现实、历史、人性的理解。因此,人类创作的艺术作品无不打着人类思想情感的深刻烙印。当相关文艺作品表现出生活和人性的本质,就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之相比,目前的AI绘画算法模型尚未学会体验人类的生活,尚未洞悉人性与艺术的复杂关系,这恰是未来包括AI绘画在内的一切AI艺术要获得新的发展必须攻克的基础性难题。

标签:

精彩阅读

联想王传东:打造全场景算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AI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 中科闻歌推出大模型政务平台

外媒:微软任命前通用电气CFO为运营总监,加速AI布局

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全球车企第一

OpenAI又一高管离职!深扒98名前员工去向,探秘万亿估值AI巨无霸乱局

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项目入选《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集》

人形机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科技赋能,带来全新文旅体验

我国北斗产业已进入规模应用新阶段

今年中秋,先看“月掩土星”再赏“超级月亮”

“从鱼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证据

为何重复使用火箭试验都选择10公里这个高度?

2024年服贸会聚焦新质生产力

麦积山石窟:科技让千年瑰宝绽放新光彩

人形机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我科研团队发布国际首套车云场一体化自动驾驶测试系统

我国首个脑血管病大模型问世

新研究提升人工智能决策算法适用性

珠海率先建成海上智能装备测试场5G专网

行业大模型:打通AI场景应用“最后一公里”

住“小高层” 用“精细粮” 农作物过上数智生活

厦门海岛型机场建设刷新“进度条”

长三角最深过江地铁隧道盾构掘进

耐心资本有望壮大 知名私募看好A股长线布局良机

外资机构连发股票基金 加速进驻中国资产

REITs货架日趋多元 年内新发份额创历史新高

A股配置价值凸显 买方力量集结意在领衔重构“漂亮曲线”

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迎全面修订

上交所召开中证A500ETF产品座谈会 各方合力构建完善指数化投资生态

券商“添翼”ETF生态圈建设

“债牛”行情下 债基受资金青睐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南方(520660.SH)涨1.4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2.58%

国潮文创礼品年度大检阅,第32届深圳礼品家居展展示文化自信

肠胃工厂探秘:为何A1和A2型β-酪蛋白消化大不同?

山海坐席悠然天地 问界M9大五座上市国产新能源首发钓鱼凳

迈入双车时代,极越07上市限时19.99万元起

懿探究竟:难保“销量霸主”,上汽遭遇盈利难题

跃跃御市:极狐破万 岚图上新,国企“六小龙”加速突围

无人驾驶汽车如何系好网络“安全带”?专家解读

大众汽车6家德国工厂或从明年6月开始裁员

比亚迪高管及核心人员 斥资逾35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广汽丰田晒出"黑科技":品质科技博物馆北京站开展

宝骏云海上市10.98万元起 全系标配高阶智驾

福特或考虑在印度重启汽车生产工作

苹果须补百亿税款 谷歌垄断案败诉

工信部: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AI赋能 “文化+科技”成产业新赛道

行业大模型落地提速释放新动力

第三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 聚焦发展与挑战

国际科创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打造数据流通“高速路”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促进数实经济深度融合

微信刷掌境外首发落地澳门,创新服务助力湾区消费数字焕新

百度梁志祥:智能体让营销更简单

包头稀土高新区:创新“软实力”变融资“硬通货”

赤峰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不见面”审批

正式上线!辽宁个体工商户有了自己的专属服务平台

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江苏多地探索短剧题材创新,政策赋能产业链布局

直播新风向!浙江成立直播经济标准创新联盟

安徽:“外贸优品”深入拓展国内市场

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新规!福建最新通知

富民花绽放“山之南” 湖北开创产业援藏新模式

湖南怀化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上海规划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青春华章|善用社会大课堂,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从活力看潜力|来小站看振兴有“稻”

“复兴号成了我们的‘校车’”

发现最美铁路|草原国门下的车辆“哨兵”

盲盒的诱惑 在直播间被放大

北京援藏专家现场指导助力农户增收

2024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首钢园

相约北京 谱写开放新篇章 ——写在2024年服贸会开幕之际

第九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办

“北京服务” 点亮全球盛会

海关绿色通道保障服贸会

中国服贸 迎创新机遇期

当下企业更需要服贸会这个重要平台

展览精彩 静待观众打卡

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13日开幕

服贸会专设摆渡车方便观展

朝阳服贸消费月12日启动

北京科学嘉年华汇集活动600余项

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发布 国产手机实现高端化突围

超3000家企业将参展第21届东博会 海湾国家首次受邀参展

前8个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0.5%

“202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建设质量强国 增进生活品质

第21届东博会将于9月24日至28日举行 参展企业超3000家

让设计“拼图”“走出屏幕”的技术,有多神奇?

高校院所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突破2000亿元

坚守三尺讲台 潜心教书育人——记2024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AI科学家”登场 科研自动化时代来了?

向“新”发力 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增长

因路而兴 交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篇章

人民网评:给政务APP“瘦身”,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中秋佳节将至 各地特色美食纷纷“登场”供需两旺

韩国加速系统半导体产业培育

日拟建全球首台“泽级”超级计算机

韩企推进存储半导体技术升级

基因疗法提高视网膜敏感度上百倍

如何确保Alpha世代不被AI“驯化”

用磁铁和肌肉控制机械手指,能解码运动意图的假肢问世

“蛟龙号”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潜

“从鱼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证据

为何重复使用火箭试验都选择10公里这个高度?

“数字供应链”助力上海打造服务型智慧港口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