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NASA科学家们解开火星“蜘蛛”之谜:源自干冰升华

2024-09-19 14:29:53    来源:网易科技

9月19日消息,科学家们现在已经了解了火星地壳中的“蜘蛛状地形”(araneiform terrain)可能是如何形成的。美国宇航局(NASA)在实验室中重现了这些构造的形成过程。

2003年,科学家们首次在研究来自火星轨道飞行器的图像时,发现了这些蜘蛛状的地貌特征,称为“蜘蛛形地形”。不过,这些地貌要比真实的蜘蛛大得多,最长可以延伸超过800米,并且拥有数百条“腿”。

像火星上的许多现象一样,科学家起初并不清楚这些蜘蛛形地形是如何形成的。但一种主流理论认为,这与二氧化碳冰(即干冰)有关。最近,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研究人员证实了这一理论。他们花了五年时间,试图在实验室中重现这种地貌。

研究人员使用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液氮冷却测试舱,称为“冰环境真空模拟测试台”(DUSTIE),来创造模拟的火星环境。

他们将DUSTIE设定为火星极地的温度和气压条件,然后将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并凝结成二氧化碳冰,覆盖在火星土壤模拟物上。接下来,他们加热二氧化碳冰,直到它裂开,释放出一股二氧化碳气体,并在火星土壤模拟物中留下蜘蛛状的地形。这个实验结果让研究人员感到意外。

“那是一个周五晚上,实验室主管听到我尖叫后冲了进来,”JPL科学家劳伦·麦基恩(Lauren McKeown)在一份声明中说,“她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故。”

这个实验中,二氧化碳冰形成蜘蛛状裂缝的过程被称为“凯弗模型”(Kieffer model)。在火星寒冷的冬季,土壤中会形成二氧化碳冰。到了春天,阳光加热了土壤,热量被土壤吸收,与土壤接触的二氧化碳冰不经过液体融化阶段,直接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NASA的说法,这与干冰“冒烟”的机制相同。气体积聚,最终从土壤中喷发出来,在火星表面留下类似蜘蛛状的裂痕。

虽然科学家现在知道了蜘蛛形地形的形成过程,但他们仍将继续进行实验,以解答更多关于这种火星地质结构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这种地形只出现在火星的特定区域?所以,他们还将继续在DUSTIE舱中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研究团队的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行星科学杂志》(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上。(辰辰)

标签:

精彩阅读

创新科技助力网络安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侧记

唐丝Tangcell™对话“新形势下的绿色生活“

空调业紧抓机遇增后劲

增进信任激发网络零售潜能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性能优越的网络基础设施

5G应用为云南旅游业注入新动能

安徽工业软件企业攻克多项核心技术

数字化交付平台如何将物理工厂“上云”?

中秋假期电子消费市场热度攀升 银行借势加大信用卡业务营销力度

半导体行业持续复苏 产业链上市公司抢抓机遇谋发展

数据产业动能澎湃

创新科技助力网络安全

世界海拔最高北斗探空站建成启用

娄底市冷水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电动车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遇见˙琼山好物行”直播9月19日开启,琼山味道等你来品

党员干部中秋坚守乡镇一线恢复村容村貌

工行海南省分行开展“一部门一企对一镇”帮扶慰问活动

“摩羯”超强台风灾后 全力以赴抓好恢复重建

海南省教育厅携手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驰援文昌潭牛镇

风雨之后,全力以“复” 海南银行按下灾后重建复工复产“加速键”

推政策下乡,送福利入户 保亭举行以旧换新政策解读会

体育+研学,奏响融合发展新乐章

推出台风“摩羯”灾后重建十项金融措施

湖南开展专项行动保护候鸟

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向天津调水超百亿立方米

这里有一群“蜘蛛侠”——海南文昌电力抢修一线见闻

安徽九华山:云海翻涌 壮美如画

国产新能源汽车点靓金秋车展

非洲小伙“寻楼记”:榫卯间读懂中国

玉兔二号来送“礼”、“空天兔”拨出长途电话!这个中秋月球有点忙

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38.71亿、46.7亿、104亿……数字背后尽显中秋假期消费活力

中秋假期交通出行平稳安全有序 各地各部门多举措保障旅客便利出行

秋粮稳产 鱼虾满仓 金秋时节各地丰收又增收

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

水、电、通信、交通等逐步恢复……台风过后,各地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1至8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3056列 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

这个中秋假期大家都爱去哪儿玩 大数据盘点热门目的地

延安苹果产业焕新生 成老区人民致富“金苹果”

当个“数字游民”怎么样

山洪撕裂的小镇在慢慢恢复

珠海:三千“青春合伙人”暑期浸润乡村

十五载树立中国网球赛事标杆 牵手品牌打造合作成功典范

双羽天下客 首聚凤凰城

2024澳门林丹杯圆满落幕 澳门办赛获奥运奖牌得主肯定

二十六载春华秋实,曙光周年庆典暨农效利新品钜惠双节上市

“民生之语”与“爱满中华”——全国人民的幸福之音!

欧洲LSI SILDERMA与健之佳达成在华独家战略合作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兴化发现江淮东部最早新石器遗址

人工智能为美术创作打开新空间

中外联合研究团队解码海洋微生物“基因宝藏”

如何让人工智能实现认知正义

主食为何大多来自禾本科?

“蛟龙号”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

青藤之恋荣获OPPO“至美奖”

火眼金睛!清华大学团队研发新型超级显微镜

缓解“呼吸之痛” 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卫服务项目

中国空间站将在轨运营10年以上,出舱维修难在哪儿?

贵阳发现多株极危物种“贵州山核桃”

众传易联:打造一站式企业品牌营销服务平台

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聚链成势

用好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2024年服贸会:科技感十足“潮”有料

向新的势能在这里汇聚

付费阅读、免费阅读:技术迭代下的网文生产机制变革

“质效领先,数智引领,创新驱动” 韵达亮相2024中国服贸会

解锁云端观光新体验 首架国产载人飞艇交付

国家防总针对江苏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2024澳门林丹杯揭幕-体育是融合发展的桥梁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发展现代物流,沂蒙老区蹚出富民新路

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渐进式延迟退休如何推进

“洋悟空”扛金箍棒打卡中国古建 也有“八十一难”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越痒越挠,越挠越痒……如何远离这种恼人的皮肤病 | 科普时间

梅龙高铁开通前夕 他们彻夜检修为动车组保驾护航

2024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开幕

陕西:中国奥运健儿进校园分享拼搏历程

厨房管道漏水被收9000元维修费?家庭维修乱象调查

浙江衢州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稻田 距今约9300年至8000年

福建省新联会新农人分会成立

2024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举办“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科普活动

中国“杂技之乡”的“洋学生”: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化

东湖评论:用长江文化艺术之花妆点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鄂尔多斯大路镇:黄河岸边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文化中国行丨新疆伊犁六星街:百年文化沉淀 感受和合之美

文化中国行丨新疆库车龟兹小巷:漫步南疆“小巷” 品味“龟兹”华章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千年瓷都”掀起创新潮

“各民族同胞团结一心!”——西藏阿里地区学校教育见闻

全国科普日丨中国人在极地,了不起的40年!

聚焦史前和夏文化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

2024年全国秋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推出星空观赏地等旅游产品

制造业向“新”而行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老区行丨河北阜平:牢记嘱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动能澎湃 “数”读75年来中国服务业焕“新”发展

中秋用得上!9种月饼馅儿9句吉祥话

联播一瞬带你看 黄河壶口瀑布迎来最佳观赏期

中秋将至 “菜篮子”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焦点访谈:绿色发展 中国动力

再写侠者故事 中国银联打破中法文化次元壁

京东企业业务携手公益机构 助力海南文昌灾后重建、复产复工

比亚迪员工总数已经突破90万

智能科技,全系标配,一汽-大众探岳让中秋惬意出行尽在掌握

极越07挑战无图水上智驾,新车上市48小时订单破5000+

20万元的极越07,能打吗?

领克09五座版正式上市 限时售价21.28万